网上惊现京牌租赁 “热潮”
近期,有记者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车牌出租转让咨询”“北京租车牌网”“北京牌照出租网” 等数十家网站堂而皇之地显示着提供京牌租赁服务。经进一步查询,这些网站所宣称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竟然惊人地相似,仿佛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京牌租赁已经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 “常规业务”。 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京牌租赁行为,真的如网站所宣传的那般安全、合法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风险与隐患?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看似便利,实则暗藏危机
(一)租赁协议合法性存疑
事实上,这些京牌租赁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仅限指标所有人使用,不得转让、出租或转借。这种租赁协议扰乱了车牌管理的正常秩序,本质上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便双方签署了看似严谨的协议,但由于其违反了国家对于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控管理的公共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一旦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法院通常不会支持基于这种不合法合同产生的诉求,双方的财产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双方风险大揭秘
对于出租方而言,即使签订了免责协议,在法律上也可能无法完全免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若在无法确定驾驶者的情况下,车主(即车牌出租人)可能需要先行垫付赔偿费用,再向驾驶者主张权利,这就可能导致出租人承担本不应由其承担的赔偿责任。此外,若承租人使用车辆从事非法活动,出租人也可能会受到牵连。而对于承租方来说,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由于车辆登记在出租人名下,车辆的交易过户、投保理赔、补办证照等,都需要出租人提供身份证明等配合,如果出租人不予配合,承租人将无法进行办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出租人出现经济状况恶化,无法偿还拖欠债务时,债权人起诉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或强制执行,车辆可能会被法院查封、拍卖,导致承租人无法正常使用车辆,甚至面临 “车财两空” 的困境。曾经就有这样的案例,一位承租人租用京牌多年后,出租人因经济纠纷,名下车辆被法院强制执行,承租人虽实际出资购车,但由于车辆登记在出租人名下,无法证明自己的权益,最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的出租人在未告知承租人的情况下,擅自将车辆抵押给他人,导致承租人的车辆使用权受到严重侵害。
官方态度与真实案例警示
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京牌租赁这种违规行为一直保持着严厉打击的态势。近年来,持续开展小客车指标违规租售治理,对违规租售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毫不手软。2024 年,已累计查实 11 起违规租售小客车指标案件,相关小客车指标均被作废,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例如,付某良、高某宝因出租承租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相关小客车指标被作废,同时三年内不得提出小客车指标申请。在这起案例中,两人签订了《北京小客车指标转让协议》,后因返还指标问题发生纠纷,经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协议无效,案涉小客车相关指标由市交通委宣布作废、三年内不予受理两人提出的小客车指标申请。而且,在审理本案的证据材料时还发现,高某宝仅在 2021 - 2022 年间就有高达 82 次交通违章记录,并在与付某良因指标归还问题产生纠纷后,持续故意违章,严重损害了对方的权益。还有陈某生、陈某云、龚某利、曹某等 4 人因违规租赁小客车指标,陈某生和龚某利名下小客车指标被作废,4 人三年内提出的小客车指标申请不予受理,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撤销了两辆案涉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这些案例都在警示着我们,京牌租赁绝非合法可行的途径,一旦触碰,必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财产损失。广大市民朋友们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之便而陷入违规的泥潭,避免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合法途径才是正解
其实,获取京牌并非只有租赁这一条 “歪路”。正规的摇号途径是大多数人可以选择的方式,只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如本市户籍人员名下无本市登记的小客车、持有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等,就可以参与摇号申请,虽然中签难度较大,但这是合法且公平的机会。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也有专门的指标申请渠道,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关指标也在逐步增加,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的同时,也为获取京牌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坚守法律底线,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京牌,避免因一时的贪图便利而陷入法律纠纷和财产损失的困境。不要让违规行为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秩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